腾讯五分快三

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,看到父母遗照,为何只将母亲照片带回北京
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毛主席母亲

前言

回忆起母亲文七妹,毛主席曾这样说道:“世界上共有三种人,一种是损人利己,一种是利己而不损人,还有一种人是损己利人。我的母亲就是第三种。”

文七妹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妇女,善良、忍耐、坚韧、勤劳。在这些美好品质的潜移默化下,毛主席从小就很善良,富有同情心。

只是,因为投身革命,毛主席与父母聚少离多,甚至在母亲去世时,毛主席都没来得及看母亲最后一眼,这也成为他的一大遗憾。

1959年,毛主席回到韶山,满怀深情地在父母坟前伫立很久。

这一次回乡,毛主席惊喜地发现了一张与母亲的合影,并且,他还将母亲的遗照,摘下带回北京。

这张照片是从哪里拱出来的

1959年6月25日,毛主席乘坐专列来到湘潭市,再转乘汽车,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——韶山冲。

看着眼前一幕幕熟悉又陌生的情景,毛主席心情非常好。当天晚上,毛主席与罗瑞卿等人散步时,高兴地说道:“我终于回到老家了!现在心情舒畅,吃啥也香。我们家乡的腊肉、臭豆腐、粗米饭……都好吃,你们吃好了没有?”

毛主席

一旁的王任重说道:“腊肉好吃,就是辣子炒苦瓜吃不太习惯……”

毛主席笑道:“你们吃多了就顺口了。”

一行人散步结束回到房间后,毛主席叫来卫士李银桥。

李银桥跟随毛主席多年,毛主席早已将李银桥当成家人一般对待。所以,毛主席很愿意跟李银桥他们说心里话。

毛主席坐在沙发上,对李银桥他们说道:“这次回家看看,父母去世得早,我也没有其他直系亲属了。为了革命,仅我一家,就有6位亲人牺牲了宝贵的生命。包括他们在内的无数烈士,才换来了新中国,他们是英雄!我们要永远纪念他们!”

虽然坐了一天的车,但毛主席似乎并没有感觉很累,甚至还很兴奋。

坐在桌子前,毛主席一会儿提笔,一会儿沉思,没什么睡意。

毛主席与李银桥

最后,毛主席依旧是在吃了安眠药之后才睡的。

后来,毛主席的卫士回忆称,毛主席前半夜睡得还比较好。但到了后半夜,他早早就醒了。

大概是在凌晨四点多,毛主席醒了。与以往不同,毛主席没有叫值班的卫士。自行洗脸漱口完毕后,毛主席便出门了。

得知毛主席出门后,卫士以及警卫们相继跟了上来。

毛主席从松山一号出发,快步朝着旧居的方向走去。此时,没有人知道毛主席究竟要去哪里。

一路上,毛主席很少说话,他拄着一根棍子,快步前行。来到父母坟前后,毛主席站定,神情肃穆,随后抬起头左右看看。

由于没有提前通知,所以工作人员没有做准备。

此时,站在一旁的警卫处长沈同,灵机一动,从旁边的山坡上,采了一把松树枝,递给毛主席。

毛主席接过松树枝,很高兴。随后又恢复肃穆神情,毕恭毕敬地将松树枝放到父母的坟头,并深深地鞠了三躬,嘴里说道:“前人辛苦,后人幸福。”

毛主席向父母鞠躬

毛主席平时情绪控制得很好,但此时他触景生情,说这些话的时候,眼含泪花,他对父母的孝心,深深地感动了身边的工作人员。

看着眼前这个仅有三四米高,甚至因为时间长了,出现两个窟窿的黄土坟包,有人提出是否重新修理一下。

毛主席却说:“不用修了,清明节用黄土填一下就行。当年国民党挖我家祖坟的时候,都没人告诉他哪个是……

后来,毛主席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:

“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,不相信鬼神。但是,生我者父母,教我者党、人民、师长、朋友也。今后回来,我还要看望双亲。”

从父母坟头回来后,毛主席又去了旧居。

当毛主席来到旧居时,发现当地的群众,早已守在这里欢迎他。

看到主席,大家非常激动,纷纷用家乡话向毛主席问好,嘴里还喊着:“毛主席万岁!”

毛主席则向他们挥手致意,随后走到乡亲们的身边,一一与他们握手问好。

毛主席与群众攀谈

来之前,毛主席还特别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:

“我回来看看生我养我的地方,看看家乡变化,走访乡亲们……你们不要阻拦乡亲们。对于家乡人,一定要热情,要和气。别人给我吃东西喝水、亲近我,你们不要阻拦,这是人家的一片好心……”

所以,在毛主席与大家握手时,并没有任何人阻拦。

进入旧居,毛主席来到父母的遗像面前,再次三鞠躬。

注视着父母的照片,毛主席百感交集。他们的石三伢子,带领无数中国人,成立了新中国,但却再也无法感受来自父母的爱了。

随后,毛主席看着两张照片,沉重地说了一句话:“父亲得了伤寒,母亲得了扁桃腺炎,如果是现在,就能治好了,不至于死了……”

除了父母的遗照,这次在旧居里,毛主席还看到了一张意想不到的照片。那是他们三兄弟,与母亲的合影。

看到这张照片时,毛主席非常惊讶,他问身边的工作人员:“这是从哪里拱出来的?”

毛主席三兄弟与母亲合影

对于毛主席来说,这张照片非常珍贵。因为,这是他们三兄弟唯一一次与母亲的合照,也是他们三兄弟唯一的合照。另外,这也是毛主席的母亲,唯一传世的照片。

1918年夏天,远在北京的毛主席,非常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。于是,手头并不宽裕的毛主席,特地请人给母亲开了一个药方,并寄给舅父。

次年春天,毛主席将母亲接到长沙医院进行治疗,母子得以短暂团聚。

当时,他们住在蔡和森的家里,毛主席对母亲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。他亲侍汤药,未尝废离,足纾廑念。

期间,毛主席觉得母子相聚不易,便和两个弟弟,搀扶着患病的母亲,一起来到照相馆,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。

这是毛主席母亲第一次拍照,也是最后一次拍照。

一段时间后,毛主席的母亲觉得不能再在长沙待下去了,便回了老家。

几个月后,在长沙忙于“驱张运动”的毛主席,突然接到一个噩耗——母亲病危!

毛主席年轻时候

毛主席放下一切,匆忙赶回韶山冲。遗憾的是,当毛主席出现时,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。

毛主席悲痛万分,在昏黄的灯光下,含泪写下了一篇饱含深情的《祭母文》,用以追念自己的母亲:

……吾母高风,首推博爱。远近亲疏,一皆覆载。

恺恻慈祥,感动庶汇。爱力所及,原本真诚。

不作诳言,不存欺心。整饬成性,一丝不诡。

手泽所经,皆有条理。头脑精密,劈理分情。

事无遗算,物无遁形。洁净之风,传遍戚里。

不染一尘,身心表里。五德荦荦,乃其大端。

合其人格,如在上焉。恨偏所在,三纲之末。

有志未伸,有求不获。精神痛苦,以此为卓。

天乎人欤,倾地一角。次则儿辈,育之成行。

如果未熟,介在青黄。病时揽手,酸心结肠。

但呼儿辈,各务为良。又次所怀,好亲至爱。

或属素恩,或多劳瘁。大小亲疏,均待报赍。

总兹所述,盛德所辉。必秉悃忱,则效不违。

致于所恨,必补遗缺。念兹在兹,此心不越。

养育深恩,春辉朝霭。报之何时,精禽大海。

呜呼吾母,母终未死。躯壳虽隳,灵则万古。

有生一日,皆报恩时。有生一日,皆伴亲时。

今也言长,时则苦短。惟挈大端,置其粗浅。

此时家奠,尽此一觞。后有言陈,与日俱长。

毛主席

除此以外,毛主席还作泣母灵联两幅:

疾草尚呼儿,无限关怀,万端遗恨皆须补

长生新学佛,不能住世,一掬慈容何处寻

横批:春风南岸留晖远

以上这些,都充分表达了毛主席对母亲的无限爱戴、眷恋与敬意。

让毛主席惊讶的这张照片,原本由毛泽民保存。后来,毛泽民离开,这张照片又放到了毛主席外婆家的匾额后面。

一直到解放后,这张照片才重见天日。因此,毛主席多年来一直没有见到。

凝视父母照片,只带走母亲那张

在韶山,有个约定成俗的规定,远游的游子归来,乡亲们要请他吃一顿饭,为他接风。但毛主席却表示:“我要请大家吃一顿饭。这些年,我欠了大家太多的人情债。”

于是,毛主席在26日的晚上,请当地的乡亲们,吃了一顿饭。起初,乡亲们表现得都很拘束。

为了让大家放松心情,幽默的毛主席说道:“今天要请的客人,大多数都来了。但是,有一位客人却没有来。不是我不请,是请了也不会来。”

听到这话,乡亲们全都哈哈大笑。原来,毛主席所说的那位请不来的客人,就是毛主席小时候所拜的石头干娘。

1959年毛主席与韶山人交谈

毛主席并不是文七妹的第一个孩子,在毛主席的前面,文七妹还生过两个孩子,但都不幸夭折。

所以,1893年毛主席出生后,文七妹便格外小心照顾。另外,文七妹还请八字先生为毛主席算了一卦。

八字先生声称:“这个孩子命运好,八字大。将来必成大器,但是,他一定要拜干爹干娘。”

于是,文七妹便让毛主席拜前来串亲的舅父母为干爹干娘。

但是,文七妹的母亲不放心,决定再给毛主席认一个干娘。

那个时候,湘乡当地的百姓觉得,孩子的名字取得越贱,就越好养活。于是,大家经常给孩子取“狗伢子、猪伢子”类似的小名。

文七妹的母亲不喜欢这样的名字,便让毛主席拜被当地百姓视为“石观音”的石头为干娘。还给毛主席取了小名“石山”(后改为石三伢子。)

毛主席

毛主席的这句话,让现场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,乡亲们纷纷入座。席间,毛主席亲切地给乡亲们敬酒,多年以后,大家依旧对此记忆犹新。

27日离开韶山前,毛主席特地叫人,将挂在墙上的母亲的照片摘下来,说要带回北京。

回去后,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问他:“主席,墙上挂着两张照片,你为什么只摘一张照片?”

毛主席笑着说道:“我想我妈。小时候,父亲老打我。”

在毛主席的印象里,父亲毛顺生脾气暴躁,经常打他和弟弟们,是一个“严厉的监工”。

毛顺生出生于贫农家庭,为了改变家里的情况,他曾出去当过一段时间的兵,因为当兵可以得到饷钱。

当兵期间,毛顺生非常节俭,发下的饷银,他一点也不舍得花,全都小心攒着。

退伍回家后,毛顺生用攒下来的钱,偿还了家里的债务,并开始盘算自己的小日子。

毛主席父母照片

毛顺生非常勤劳,也很聪明。他将结余的稻谷碾成大米,挑到集市上去卖。剩余的米糠,他又拿来喂猪。等猪长大后,又把猪卖掉。

如此往复,毛顺生的积蓄越来越多。之后,他又用这些钱,买回了之前被家人典当的田地。

随着生意越做越好,毛顺生的田地也越来越多。慢慢的,他们家从原来的贫农,变成了富农。

由于自己很勤劳,毛顺生也要求孩子们像他一样努力干活。因此,毛主席从6岁起,就开始劳作了。

但是,毛主席自小就喜欢读书。所以,他常常在干完活以后,沉迷于书海。毛顺生看到后,非常生气。

一次,毛顺生发现毛主席又不见了。很快,他就在古墓附近找到了正在读书的毛主席。

毛顺生觉得,儿子读书耽误干活,于是,他大骂道:“你鬼迷了心窍,着了这破书的魔!你是把你爹的话当耳旁风了吗?”

毛主席反驳道:“爹,我听你的。我规规矩矩的干活,但我也要读书!我保证先干完活,再读书。”

毛顺生

毛顺生不相信儿子已经干完活了:“你小子,才挑了几担,就跑到这里来看书?”

毛主席平静的说道:“吃过午饭后,我已经挑了15担肥。你要不信,可以去田里数一数。”

毛顺生跑到田里后发现,儿子真的没有骗他,他也不好再说什么。

除了读书不被父亲理解外,毛主席与父亲,在与人交往方面,也有很大的分歧。

毛主席曾对毛菊生的儿子说:“旧社会那所有制,使得兄弟之间也不顾情谊。”

毛主席是在说父亲毛顺生。

原来,当年毛顺生的堂弟毛菊生家境困难,毛主席与母亲都很同情他们,还时常接济他们一家。

但是,毛顺生看中了毛菊生赖以生存的7亩水田,并在毛菊生最困难的时候,趁机将其买下。

毛主席与母亲得知后,纷纷表示反对。但毛顺生却觉得,这是自己花钱买来的,他卖我买,天经地义。

毛主席

另外,年少时期,毛主席憧憬走出韶山,去外面求学,增长见识。毛顺生却不同意,他觉得,这是不孝,是懒惰的表现。

长此以往,父子之间的摩擦也就越来越多了。

与父亲相比,毛主席的母亲更支持儿子。她只想儿子高兴,不想过多干涉他。另外,她的善良,也深深感染着毛主席。

因此,毛主席与大多数男孩子一样,与母亲更加亲近。

毛主席15岁那年,文七妹卧病在床。由于文七妹信佛,为了让母亲尽早康复,毛主席几步一拜地,步行几百里,一直拜到南岳。

这里面包含的是,他对母亲深深的爱。

当然,父亲的严厉,也给毛主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。毛主席曾说:“父亲的严厉大概也是有好处的,他让我在工作上更加勤快,记账更加仔细……”

另外,毛顺生将一个贫农家庭,变成富农,他的执着、倔强以及坚韧、有担当的性格,也对毛主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工作中的毛主席

毛主席与父亲一样,一旦确立了信念,就什么都可以牺牲,惟宗旨绝对不能牺牲。

所以,在革命受挫时,在其他人怀疑是否能成功时,毛主席始终坚定不移,直至革命最终胜利。

当然,毛主席也明白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的道理。所以,在他离开韶山冲时,悄悄写了一张纸条,夹到父亲的账簿中。

毛主席写道:

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,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!”

告别父母后,毛主席还曾多次给父亲写信,并给家里寄钱、寄药。这些东西,都代表着毛主席对父母的深深关切与思念之情。

毛主席的母亲去世后,毛主席还将父亲接到长沙居住。父子之间的小摩擦,也随着了解的增多而消散……
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